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我校民族传统乐舞集《沉香·伍》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5月18日至5月22日,我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借助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及北京舞蹈学院实践项目的资助,推出民族传统乐舞集《沉香·伍》,圆满完成了4场演出。同时还成功举办了“传统的未来——北京舞蹈学院传统乐舞集《沉香》推介暨学术研讨会”,此次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沉香》系列演出及研讨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我校领导及老专家先后观看了演出并参与研讨会。

 

 

 

 

    5月18日至5月22日期间,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民族传统乐舞集《沉香·伍》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完成了首演及公演共4场,其中包括汉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瑶族、黎族以及塞尔维亚的14支民间舞蹈,为大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民族乐舞文化之旅。

 

    《沉香·伍》依然借助舞者专业性的表演,呈现不同族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独特生命体验与精神追求。借助当代年轻人的气质来演绎他们未曾去过的古代与远方, 充分展现中国千年舞蹈的气质和美学。

 

主创团队与教师合影

 

主创团队合影

 

 

    《沉香·伍》自2018年5月起筹备,至今耗时1年,由系领导班子带领教师张天阳、杨浩、袁佳、高岩、田晶、池咚咚共同完成。在舞美李广成、灯光白文国、音乐徐磊、视频马兰、服装邴湘芝、化妆王岩、设计周泓翰、摄影高天、舞台监督喜安等制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一台融合多民族传统之美的视听盛宴。

 

    整部民族传统乐舞集成,依然坚持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各民族传统乐舞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传习,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系2016级承担8个、2017级承担4个、2018级承担3个民族传统乐舞的传习与呈现。

 

校领导与民族传统乐舞代表性传承人合影

 

    本次演出还有一个亮点是所有民间艺术家传承人都来到现场与学生同台共舞,各民族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与深厚的精神表达,感染着现场的学生与观众,充分体现了传承的意蕴,将演出推向高潮。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民乐队教师

 

    中国民族民间舞舞系民乐队教师积极参与到《沉香·伍》的演出中,将民间传统的乐舞同奏形式呈现于舞台之上,为观众带来视听共鸣的多维体验。

 

    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的整体性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还组织了部分研究生及本科生参与此次《沉香·伍》的民族传统乐舞文献资料及影像的收集整理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民族传统乐舞的文化内涵作出努力!

 

 

· 演出剧照

 

纳西族《东巴舞》

 

 

纳西族《阿哩哩》

 

哈尼族《仰阿娜》

 

汉族《京西太平鼓舞》

 

黎族《跳娘舞》

 

白裤瑶族《铜鼓舞》

 

维吾尔族《库车赛乃姆》

 

汉族《海阳大秧歌》

 

傈僳族《阿尺目刮》

 

藏族《协格尔甲谐》

 

汉族《江西采茶舞》

 

塞尔维亚《科洛舞》

 

朝鲜族《四物乐》

 

汉族《安徽花鼓灯》

 

 

    5月22日上午8:30,传统的未来——北京舞蹈学院《沉香》推介暨学术研讨会我校黑匣子剧场召开,我校校长郭磊,副校长邓佑玲、许锐出席此次研讨会。会议邀请舞蹈学、美学、艺术学、人类学等各学科专家、学者以及各民族传统乐舞的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其中。会议还通过高清现场转播及视频连线的方式,跨区域连线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共10所院校,以《沉香》系列为案例,探讨中国传统乐舞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校长郭磊对我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在现代舞蹈高等教育领域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所做的贡献给予肯定,并强调在5G时代,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研讨文化传承非常有价值。

 

 

    副校长邓佑玲对《沉香》系列的初衷与由来进行介绍,并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在接通传统、面向未来所做的努力给予肯定。

 

会议由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黄奕华主持

 

 

· 参会专家发言

 

    研讨会中,各学科专家从自身的研究方向出发,对《沉香》给予肯定。

 

吕艺生教授发言

 

潘志涛教授发言

 

杨美琦教授发言

 

江东研究员发言

 

金秋教授发言

 

王一川教授发言

 

王建民教授发言

 

马盛德研究员发言

 

王德胜教授发言

 

张晴教授发言

 

 

·  国内外连线方发言

 

    马来亚大学、西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音乐学院、浙江大学国内外连线院校代表发言。

 

 

 

·  民族传统乐舞传承人代表发言

 

江西赣南采茶歌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宾茂发言

 

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明发言

 

各民族传统乐舞代表性传承人参会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碧清献唱

 

    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而深厚,我校作为当代舞蹈高等教育一员,将始终积极践行当代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总结推广舞蹈高等教育领域对当代中国各民族传统乐舞传承与保护的经验,面对传统,走向未来,积极保护,大力传承,努力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文/钱咖宇 图/ 牟可 胡晓娇 杨冬才 韦星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