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于平教授:《诗化舞剧与舞剧的诗化 ——新时期中国舞剧本体探索的阅读笔记》(下)专题讲座

于平教授

  4月3日,文化部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受我院舞蹈教育研究所、研究生部、教务处、组织部之邀,在学院主楼701阶梯教室带来了本年度“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之四——《诗化舞剧与舞剧的诗化 一一新时期中国舞剧本体探索的阅读笔记》(下)。学院部分中层干部以及学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于平教授首先对上期讲座进行了梳理,回顾了舞蹈诗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并结合80年代以来引发舞蹈评论界激烈探讨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接着,于教授深化论点,从“舞蹈诗”与“交响舞剧”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提出舞剧艺术的本体探索,在形态变化上被称为“诗化”,而在技巧追求上被称为“交响编舞”;同时也指出,“舞剧”向“舞蹈诗剧”再向“舞蹈诗”的变迁,最明显、也最具争议的就是其中的“简化、淡化情节”。在分析舞剧《一条大河》的轴心式结构时,于教授提出“超越哑剧的叙述”以及“遵循故事现象层的发展逻辑来铺陈剧情的方法”,正是“诗化舞剧”的本体探索,这一本体探索的指向是人“难解的矛盾心境”和“精神世界的深处”。最后,于平教授指出对于一种创作方法乃至思维方式的探索,我们舞剧的本体探索千万不能在“批判的武器”的寻求中忘却了“武器的批判”。

  于平教授以清晰的线索,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呈现出新时期以来中国舞剧、舞蹈诗的发展脉络。讲座不仅为师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供了视角和思路,更为大家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如何以思辨的态度审视舞蹈的发展,如何精益求精钻研学术理论带来了启发。
 

                           (舞蹈教育研究所/周狄 梁丹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