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许锐院长带队赴德清参加“资华筠舞蹈艺术馆”开馆系列活动

6月16日,由我院与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舞蹈家协会、浙江省文旅厅共同主办的“资华筠舞蹈艺术馆”开馆系列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带队,党委常委、党院办公室主任李超,艺术实践中心主任、青年舞团团长张海君,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张晓梅,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欣等参加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包括“资华筠舞蹈艺术馆”开馆仪式及“资华筠舞蹈艺术思想研讨会”等。


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在开馆仪式上发言并向艺术馆授牌“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基地”


许锐院长指出,资华筠先生是一位受舞蹈界敬仰的大家,她是新中国第一代优秀舞蹈演员,后来逐步完成了从舞者向学者的转变,成为了舞蹈界的学术泰斗,这充分印证了实践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她也是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在当今艺术发展中,我们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艺术学科发展、助推艺术人才成长。

资华筠先生曾经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毕生致力于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并作出突出贡献。德清县新市古镇以及它所辐射的周边地区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今年是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此次与德清县新市古镇合作,授牌“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基地”,是深入推进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五个中心”建设的具体实践,希望未来在合作中进一步开展对“非遗”舞蹈的学术与艺术研究,在舞蹈文化传承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思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资先生对中国舞蹈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她高尚的人生价值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等展开了热烈讨论,共同回顾资先生舞蹈艺术思想和舞蹈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意义,梳理学科发展概况与演进方向,探讨未来学理空间与学科传播视域,为中国舞蹈学的基础理论添砖加瓦。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大剧院原副院长赵铁春,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萍,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卿青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开馆仪式上,学院青年舞团演员胡玉婷表演的女子独舞《飞天》、中国古典舞系21级学生表演的女子群舞《醉春风》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资华筠是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第一代中国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理论家和舞蹈教育家。从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到中央歌舞团,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她为新中国的舞蹈事业鞠躬尽瘁。她首演的舞蹈代表作《飞天》《孔雀舞》等载入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史册,深入人心;其所创立的《舞蹈生态学》更成为中国舞蹈理论的典范,是中国舞蹈界当时少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填补了中国舞蹈基础理论的空白。

“资华筠舞蹈艺术馆”以“舞随心生·向光而行”为主题,全面展示了资华筠的艺术人生、学术历程和社会贡献,由此认识、追寻先生的生命轨迹、艺术生涯和学术理想,缅怀她的家国情怀、远大抱负与高尚情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