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学校召开“课程思政”暨“最美课堂”第一阶段成果汇报

  11月22日下午,学校召开“课程思政”暨“最美课堂”第一阶段成果汇报。学校党委书记巴图,党委副书记、校长郭磊,党委副书记刘岚,纪委书记张盈,副校长许锐,各教学院系部主任、书记、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胡淮北主持。

  

  巴图书记出席活动并讲话。一是以“最美课堂”的形式聚焦专业课育人功能和思政内涵,并进行示范课展示,是课程建设内涵提升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学校支撑德艺双馨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二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加强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并且在教师队伍中强调在教研教,让同行之间的言教、品教、议教、集体备课、分享经验蔚然成风,最终形成生动的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健康的教学生态;三是国家提出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打造“金课”,消灭“水课”,通过今天的5门示范课程的探索和阶段性工作,进一步探索如何紧扣艺术类院校和舞蹈专业特征提升课程育人功能,在全国艺术院校中成为领跑者;最后,"课程思政"是学校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中应该将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文化,高超的技巧相结合,将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的观察,对艺术的观察与专业课教学形成衔接,值得全校教师共同研讨和实践。

  

  郭磊校长指出,课程思政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流于形式,而要真正把专业知识教育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从而达到全课程覆盖课程思政建设任务。要重点探索基训类课程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内涵。他强调教育教学是一个知识、文化传授、传承的过程,教师要积极探索德育元素和教育功能在专业课程中的有效路径和生动载体,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这就对教师个人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专业学识和敬业精神等提出了挑战。闻一多先生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在专业教学中能够融入最坚定的信仰、最博大的胸怀、最深厚的文化、最充分感情和最扎实的技巧就是我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许锐副校长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选树几门课程,做实验,做示范,全体教师一起教研,一起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起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言行品德、价值观,思想境界深刻着影响学生,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挖掘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这对教师提出巨大挑战。现场的点评专家、任课教师、各教学院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探索,共同完成好“课程思政”这项工作。

  

  教务副处长(主持工作)胡淮北根据《北京舞蹈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要求,对第一阶段的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他谈到,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涉及到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安排等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2020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即将启动,“课程思政”也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不是两张皮,这对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能力提出挑战。今天下午展示的5门课,不代表它就是一个标杆,只是第一批来接受研讨。

  根据工作安排,第一阶段院系选树的“课程思政”试点课,打造10 个最美课堂, 首批展示5门课程。

  

  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栗立):排练经典剧目《荷花舞》,挖掘荷花清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审美意象,身体力行的感知戴爱莲先生以舞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启发学生建立起对传统艺术的传承意识,肩负起弘扬祖国文化的使命。

  

  田野调查(邓佑玲、黄奕华、朱律):讲授调查方法、访谈对象,调查资料搜集整理等田野采风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提升田野调查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创新的自觉意识,以及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朴荟霖):排练朝鲜族歌曲“红太阳照边疆”,讲授多声部的声势节奏,进行声势教学。学生们在歌声中用身体感受着音乐节奏传递出来的延边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的幸福感。

  

  戏剧表演(郭震):排练原创剧本《郭永怀》,通过让学生组织准确的舞台行动,帮助演员寻找和捕获人物的自我感觉,进而分析人物、理解人物、体验人物、走进人物。学习郭永怀“不忘初心志报国,留取丹心照长空”的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

  

  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胡岩):排练经典剧目《黄河》的“东方红”舞段,分解舞蹈动作,了解肢体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及传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育人元素。

  会议现场邀请袁禾、张军、万素、徐颃、张小群、张艳、杨纳七位专家,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校建校65周年,学校在总结65年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意见,不断深化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艺术院校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将德育元素和教育功能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选树“课程思政”试点课,打造10 个最美课堂,今天第一阶段已进行了首批5门课程展示,下一阶段,教务处将继续安排第二批5门课程的展示,分别是是中国古代舞蹈史(袁禾)、舞蹈编导(万素)、芭蕾舞教学剧目(邹之瑞)、表演剧目(孙轶娇)中国古代舞蹈史(杜乐)。学校将继续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务处 文/王小敏 图/牟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