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防疫进行时】我校本科在线教学前四周运行良好

  根据《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线上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文件精神,按照学校“停课不停学”整体工作部署,我校于3月2日正式开始线上教学。在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各教学院系部、各职能部门的精心组织、通力合作下,教学前四周的在线教学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成效积极显著。 

  运行良好 效果显著

  为做好在线教学前期准备工作,学校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搭建线上教学软硬件平台,整理和导入全校各类教学数据,网络信息中心建立了微信技术支持群进行培训和指导。教学前四周我校本科9个教学单位、6个本科专业20个专业方向的1370名学生进行了462门次的在线课程学习。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北京舞蹈学院关于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工作方案》要求,利用“云课堂”“雨课堂”“钉钉”“瞩目”等教学及会议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进一步规范在线教学运行,加强质量监控,提高软硬件服务,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务处按照学校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和部门工作计划,按部就班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按照要求排班轮流到校值班,及时处理应急工作。

  (一)完成本学期学籍异动和应届毕业生毕业审核工作,开发教务系统学生自助下载成绩单等毕业证明材料的功能拓展,发布了《关于2020届毕业论文工作安排的通知(暂行)》,妥善做好毕业生相关工作。

  (二)发布了《北京舞蹈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补、缓、重修考试的通知》,并对报名考试复习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

  (三)制定《关于本科延期开学在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方案及工作流程》,明确在线教学的评价标准和工作流程,细化校院两级督导的工作工作方案,确保质量监控无死角,保障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质量。

  (四)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制定招生延考方案,修订招生简章,耐心做好招生咨询工作。

  (五)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公共选修课通知》,利用“学堂在线”学习平台,开放50门左右线上选修课程,供学生在线学习,网络运行顺畅,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良好。

  (六)发布了《关于收集在线教学典型课程材料的通知》,选树优秀课程,总结线上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创新。

  突出特色 深入教研

  经过四周的线上教学实践,教师与学生均已适应了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技术问题基本解决,在线课程网络基本顺畅,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中国古典舞系根据特殊时期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严格依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师们以线上教学、线下留作业、自习、视频回课、一对一答疑的形式进行授课。积极打造在线精品课程,推荐“中国古典舞身韵”申报在线教学典型课程。在线教学运行以来,学生积极配合、主动思考、态度端正。阶段性的总结了线上教学方法:1、在线教学过程中进行录视频,课后可将本节课程的视频分享给学生,学生可重复观看,达到巩固学习、查漏补缺的效果;2、提交视频回课的形式,学生可在录制视频过程中查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教师也可有针对性的进行答疑。

  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以线上授课、在线答疑、学生线下自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规范了线上教学的相关制度,定期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和全系教师会议,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和研讨。教师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线上教学软件的辅导学习,在线教学情况整体良好。推荐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维吾尔族)”“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两门课程申报在线教学典型课程。同时,各位论文指导教师也积极进行16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工作。

  芭蕾舞系每周召开全体教师系务会,介绍学校停课不停学的整体思路和布局,培训教学软件平台的使用方法,布置在线教学课程实施方案,分享教学经验和提出问题。芭蕾教学剧目课程采用视频学习方法,通过观摩对人物塑造,启发学生对舞蹈处理真正的深入理解,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学生逐渐适应了在线教学模式,课堂表现活跃,师生交流更加流畅。并申报了“芭蕾舞教学剧目”和“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两门在线教学典型课程。

  国际标准舞系经过充分教研,将教学内容和形式调整得更有实操性,形成在线答疑交流、归纳课程知识,线下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和问题搜集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分利用木质人偶,书本,台阶等道具提升学生学习的直观感受,也使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动作规范和技术细节,并延展作品赏析和舞蹈人文历史文化内容。课程中加入体能素质综合训练内容,学生的肌肉素质及控制能力有所提升,还通过大强度的素质运动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在表演剧目课程中进行中外舞蹈作品赏析和分析,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来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的判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状态严谨认真,课堂互动高效。 推荐“国标舞规范教程(拉丁舞)”申报在线教学典型课程。

  音乐剧系以在线教学为契机,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打破常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挖掘和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引导教师深入探索在线教学的规律和有效手段。适当调整教学顺序,重点将课程中技术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内容在线教学,戏剧表演课中涉及台词对话、独白和情感交流的内容暂时向后调整,保障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基本掌握了在线教学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能够熟练应用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学生也逐步适应在线教学授课方式,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教学效果反映良好。

  创意学院采取线上教学、微信答疑、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在线教学。为了更好的掌握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定期问卷调查,对教学内容及课业量、教学方法、课程效果等问题进行调研。实行在线教学“周报”制度,授课教师每周五填报教学情况反馈表,查找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围绕如何落实“课程思政”、如何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等开展教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创作真诚、善意、有生活的影像作品,并推出“疫情中的我们《一堆“生蛋蛋”》特集”第一批15部影像作品。推荐“混合创意”和“现代舞剧目”两门课程申报在线教学典型课程。鼓励青年教师更好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推广优质线上课程。

  人文学院教师在线教学热情高,对在线教学的方式讨论热烈,反应积极。针对师生之间互动少,课堂管理较为费时、线上教学易造成互动反馈受限等问题,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促进线上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打开摄像头多与老师交流,通过习题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注意力,探索通过自媒体的方式作为线上教学的补充,挖掘了各种直播、平台模式,还通过双屏教学的方式,在直播和课件之间自由切换,以增加线上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师课后也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为学生答疑,不仅解答专业知识,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关心学生发展,保证疫情期间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效。推荐“舞蹈鉴赏与批评2”“大学英语”两门课程申报在线教学典型课程。

  教育学院为推动在线教学高质量运行,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建立教学运行日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在线PPT屏幕分享与教师直播讲解为主导、多渠道课上课下互动为辅助的在线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模式、人机模式的契合度,教学秩序稳定,教学效果良好。围绕四个教研室4门课程总结在线教学经验,重点培育线上典型课程,其中,素质教育舞蹈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舞蹈训练、舞蹈素材与教学法等课程在“教”与“学”等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现阶段教育学院在线教学的典型案例,目前已经完成了2门课的教学效果经验分享报告撰写。

  思政部通过人民网文华在线优学院慕课+钉钉群的方式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的线上课程教学,完成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疫情防控公开课”等线上学习的任务。推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申报在线教学典型课程。

  各教学单位结合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以线上授课、在线答疑、线下自学、视频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在线教学,学生出勤情况良好,在线学习态度端正、主动思考、积极互动,课堂秩序良好。技术实践课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形成教师动作讲解、艺术理论和历史背景延伸教授、示范视频录制、经典片段观摩、学生课后练习录制视频回课、教师点评答疑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文化理论课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平台软件的智能化使用,采取启发式教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人与智能设备的契合度,提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获得感。各院系积极动员教师申报在线教学精品课,打造精品,拒绝水课。

  在线教学情况良好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及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居家活动空间和地板质量条件存在差异,技术实践课教学效果不能完全兼顾。教学过程中在保障学生身体安全的基础上,更多以幅度小的训练动作为主,更多延伸舞蹈文化理论和历史背景的传授;在线平台分屏过小,视频清晰度不高,个别学生网速卡顿,给课堂管理和教师监控造成了一定困难。

  密切监控 保障质量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部署,教务处着力加强学校、院系部两级联动的在线教学督导。要求课程预留督导容量,校领导、教务处抽查教学情况。教学单位领导排班实时监控,努力实现课程质量监控全覆盖。每周五在线召开教学工作会,部署教学工作,掌握各教学单位的授课内容、授课形式、问题建议、考勤等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交流、问题反馈和经验分享。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层面严把教学质量关,提高教学有效性,维护好教学秩序,保存教学档案、加强过程管理。

  在线教学四周以来,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线教学始终坚定政治方向,传播正确价值观和防疫抗疫正能量,无不当言论及教学事故。在线教学运行平稳,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教务处 各教学院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