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建校元老感言


  • (一)喜赞舞院“三级跳”——贺舞院校庆60年

     

    舞校建立至今已60年,校址从东郊的白家庄里,经陶然亭畔,又在紫竹院前建起新楼,从中专、本科升格为学院,充分显示出在祖国兴盛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一直在文化部的关怀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校舍也来个“三级跳”,它由边村平舍跳到在陶然亭畔教学楼、又跳到著名的紫竹院前,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海淀区,建起有实验剧场的高质教学楼,成为人们瞩目的教学研究单位。

    60年前在文化部舞蹈教员训练班的培训下,我成为第一代民间舞教员进行教学实践,又在学院从本科升为开设硕士点时,我开始讲授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即列为研究方向,我得以带研究生深入民间调研学习,共同建设这门新的学科。60年来,基于学院对我的支持和关注,我才有今日的教学成果和专著。为此,在迎接校庆60周年之际,特写此“三级跳”祝贺诗,衷心祝愿学院兴盛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术成果影响中外。

    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记述孟子的母亲为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更换居住的地方。我则称赞舞校的教学成果的“三级跳”:不仅是指校舍设备步步高升;而且指学校规格从中专跳到本科;又在本科基础上增设了硕士点,成果累累,影响中外。年轻的学子们并不了解舞校“三级跳”的光荣经历,特以此“抒怀诗”赞颂、说明。

    一、白家庄里

    远村平舍“白湖”边,宁静无尘景象鲜;

    精选幼苗传“国艺”,师生交往密无间。

    注:“白湖”,指白家庄曾有一水塘,我们戏称它是“天鹅湖”

        “国艺”,指我们编写整理的古典舞与民间舞教材。

    二、陶然亭畔

    陶然亭畔有明珠,声噪“天桥”贺“新出”;

    首演“白鹅”传技艺, “鱼美人”剧创前无。

             

    注:“天桥”,指天桥剧场;“新出”指多个舞剧的首演及优秀演员的辈出。

        “白鹅”,指芭蕾舞剧《天鹅湖》,“鱼美人”,指新型舞剧的首演。

    三.紫竹院前

    楼对“竹院”荷花多,映显“薪传”远且博;

    “雏鹰”竞相广展翅, “老骥”依旧写新说。

    注:“竹院”,指紫竹院;“薪传”指60年来中外舞蹈文化的教学传承。

        “雏鹰”,指当年初进舞校的同学;“老骥”,指和我一样仍带着研究生,或仍进行各种舞蹈教学的老师们。   

     

    罗雄岩   于学院校庆60年前夕

     (二)



     
     

    尊敬的院领导们:

    学院60周年庆典办得很有特色,群众反映很好,符合中央的精神,精简节约,花钱少、事办得好。我很感动,写上几句感言,献上一束鲜花。

     
       甘露育苗六十载,

    花繁果硕放光彩。

    普天校友同庆贺,

    喜气沁心乐无猜。

       坚决响应党号召,

    庆祝大会开得妙。

    内容丰富又多彩,

    喜气冲天入云霄。

    校园展现新面貌,

    朵朵墙上贴剧照。

    花园处处有新椅,

    演出场场无废票。

        舞苑是棵长青藤,

    园丁个个勤耕耘。

    新苗茬茬茁壮长,

    香飘全球誉飞腾。

     

    退休教师:柯显瑶

     2014年10月22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