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精品课第五讲】天津音乐学院:《舞蹈音乐分析》

  •   

      10月26日下午,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王鸿昀老师在北京舞蹈学院黑匣子剧场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特色课程《舞蹈音乐分析》。本次精品课程主要以其中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为主要内容,细致地分析“表现性形象”和“描绘性形象”两种舞蹈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领略到吴祖强先生所概括的“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准确、深刻体现情绪特点及其变化的能力”的音乐力量。

      王老师在表现性艺术形象的讲解中通过分析音区、力度、速度、节奏、音程、旋律走向、配器手法等独特的音乐语言举例分析了芭蕾舞剧《天鹅湖》和舞剧《白毛女》两个例子来反映人物情绪与相应音乐的关系。在证明人物性格刻画和舞蹈音乐分析的关系中,重点分析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德罗瑟迈尔严肃、神秘、略带滑稽的幽默形象和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二太太扭曲、变态、嫉妒的心理和形象。第二部分为描绘性的艺术形象。主讲老师将其分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动态形象和场景的描绘、对人物(或动物)形象的描绘三个方面。同时也借用了许多舞剧来分析。例如:现代舞《士兵的故事》上蹿下跳的魔鬼形象、芭蕾舞剧《睡美人》中的性格舞《穿长靴的猫与白猫》中不同猫的形象、《吉赛尔》第一幕中吉赛尔约会的场景、《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场中“械斗”的场景。在舞蹈作品中音乐承担着抒情、言物的双重角色任务。舞蹈音乐的艺术形象塑造对于舞蹈作品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本次精品课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没有学生在舞台上表演,主讲老师借用多媒体工具再现了一堂真正的课堂。在短短的一小时中,台下的观众可学会一些简单的方法分析音乐,用音乐手法来理解舞蹈的办法。再一次证明了舞蹈音乐分析对于平日舞蹈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文/朱晨艺 图/牟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