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作为2016北京中外舞蹈院校展演暨北京卓越艺术人才(舞蹈)培养高校系列活动中精品课程展示的第二讲,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熙老师在北京舞蹈学院黑匣子剧场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中国古典舞角色塑造组合课》。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王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肖向荣副院长、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荀派传承人管波等老师们出席观摩了此次课程。
王熙老师根据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特点,以“戏曲舞蹈”为载体,引导学生们自主自觉地探寻、领悟中国古典舞的身体运动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这堂课包括十个组合,前三个是基本仪态的训练,分别是含笑流眄、旖旎娉婷(古典女子坐卧跪站的姿态)与柔荑素腕(手姿手势组合),后七个组合为角色塑造,包括俏影伶蝶、情丝袅袅(花旦)、长亭送别、梨花带雨、春色如许(青衣)、最后两个是刀马旦形象。王熙老师以戏曲人物为切入点,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引领学生们对古典舞身体形态、身法动率以及情感表达进行体验与认知,是一种用文化理解引领身体实践的做法。通过这十个组合,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古典舞授课模式,也看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本课程是依照综合性大学舞蹈人才的培养目标,倚靠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背景,立足于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全学科的教育平台,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舞身体语言和舞台表演的探索性尝试。通过整堂课的观赏,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以戏曲舞蹈表演为基础的古典舞课程,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戏曲文化与中国古典舞的巧妙融合,在京剧的音乐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在京剧与古典舞相容的身体形态上欣赏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可谓是一场传承与创新的视听盛宴。
(党委宣传部 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教务处 文/曾晓 图/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