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BDA舞蹈论坛(2020)分论坛“舞蹈观演与传播:线上还是剧场暨第二届中英演艺制作人论坛”于线上隆重举行。论坛由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马明、教师黄茗玉,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舞蹈研究中心主任Chris担任主持与评议人,参与发言的有来自中英两国共16位优秀的制作人、学术研究员、教师及学生。与往届论坛有所不同,此次论坛采用线上网络会议的模式,旨在借助互联网络打破原本地域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中英双方信息的交互、思想的交流与情感的交往,从而达到信息共享、协同创新的目的。
本次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分别围绕“疫情之下观演新模式的诞生与演进”与“疫情之下剧场项目传播的转变与发展”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首先,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莫睿为论坛开幕致词。许锐介绍了当下的时代背景、艺术管理与文化传播交流平台的作用与前瞻性,并说明了此次论坛所肩负的观察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分享中英两国经验的重要使命;莫睿则通过首届跨艺术制作人论坛、英国中国当代文化节的相关介绍,表示了其对此次论坛在培育国际合作,促进沟通交流方面的期待。
人文学院教师黄茗玉主持论坛
论坛上半场由英国阿库汉姆舞团执行制作人兼联合创始人、中国艺术之家联合创始人法鲁克·乔杜里,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副部长、制作人关渤,Dance Umbrella (DU)舞蹈的伞艺术总监兼首席执行官艾玛·格拉斯通,谢欣舞蹈工作室制作人刘鹤,英国利兹大学学术研究员尼古拉斯·萨提尔五位发言人围绕“疫情之下观演新模式的诞生与演进”这一主题展开。法鲁克·乔杜里重点描述了阿库汉姆舞团“The Silent Burn Project”的在线计划和《动物王国》《Outwittinng The Devil》等作品,以及这些内容是如何为舞团实践带来全新的维度与参与度;关渤讨论了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舞台表演艺术所带来的有关创作主体数字化倾向、观演关系变革两个方面的变化;艾玛·格拉斯通除分享Dance Umbrella (DU)舞蹈的伞为适应疫情所进行的专业发展项目之外,还探讨了创造作家兼活动家玛格丽特·惠特利所说的“理智的岛屿”的个人责任;刘鹤结合亲身感受与经历,讲述了疫情之下观众观演方式的选择与改变,并展示了谢欣舞团应对疫情所做的一系列现实调整;尼古拉斯·萨提尔则借助其在移动的创造性与冲突转变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出了物质的移动促进新元素的产生,强调了艺术关注的不仅是人类,更有非人类的命运。
下半场以“疫情之下剧场项目传播的转变与发展”为主题,六名主题发言人分别以各自的经历与实践为基础展开观点的交流与分享。北京东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制作人孟志恒简要介绍了中国艺术市场在疫情期间的发展现状及采取的相应措施,他强调演出行业需注重艺术本体与数字技术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提到了包括传统舞团会员系统的更新与升级,直播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与策划等值得重点关注的行业发展内容;英国剧艺无限制作公司执行总监董一燃从其公司生存现状切入,以制作人的视角探讨了疫情之下公司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义与规划;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创始人葛惠超对中国首个以包容性艺术为发展方向的非营利艺术节——星空艺术节进行阐述,并对疫情期间该艺术节的发生与运营展开讨论与分析;伦敦当代华人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兼首席执行官张安婷分享了该艺术中心所支持的一系列在英华人所做的当代艺术作品,并介绍了艺术创作该如何实现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所结合;北京舞蹈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教师、制作人蔡雅娇以“后疫情时代的剧场生态——在场与在线”为题,围绕社交距离演出、线上剧场、跨媒介展演等几个关键词展开发言,讨论了国内外剧场围绕在场与在线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呈现出的创新剧场生态;英国“合拍剧团”执行总监波利·吉福德,从该剧团进行的数字化工作及参与性舞蹈项目入手,思考了这一空前时间对于剧团未来工作影响的可能性。
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春,以“并置与共生”为核心,展开了对于后疫情时代舞蹈线上观演取向的思考与讨论,其中包括:镜像的在场、档案化的现场、观演的重新连接三个方面;澳门舞蹈家协会主席梁剑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了澳门如何建设人文湾区及其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袁艺与大家探讨了舞蹈艺术如何借助各类短视频APP、直播平台,以“互联网+舞蹈”的多种形式,开启后疫情时代舞蹈艺术表演新探索;MYStudio 设计研究工作室于博柔则基于跨媒介符号学对皮娜的经典舞蹈剧场作品《月圆》中的选段进行分析;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袁梦洁从后疫情时代全球演出产业发展现状、线上加线下持续供给侧输出的演出产业发展路径,以及疫情后我国演出产业的发展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运用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演出的相互赋能。
最后,论坛在多方人员的共享与交互下圆满落幕。此次论坛作为舞蹈论坛的分论坛受到广泛关注,上百名权威专家、文化学者、演出制作人、艺术爱好者同平台实时交流互动,打破专业壁垒与时空界限,分享舞蹈创新、交流与传播等多维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经验。而这一交流互鉴平台的搭建,使得信息资源有效汇聚,各主体要素充分释放活力,实现创新互惠、知识共享,达到行动高水平同步匹配,从而实现彼此间资源配置优化与更为深度的协同创新、合作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表示:“我们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因此,面对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社会的发展、艺术的进步携手共力;作为舞蹈艺术高等学府的北京舞蹈学院,更有责任源源不断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化艺术所特有的深远力量。
(会议宣传组 文/李依依 图/彭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