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外联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组派,我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系2014级表演专业20名同学与北京科技大学师生一起组成了北京大学生艺术团,于7月22日至8月4日出访希腊参加“第12届世界民俗舞蹈艺术节”活动。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出访任务,委派研究生部部长徐颃、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杨浩担任领队。出访前夕,文化部、北京市教委和学校的相关领导给全团进行了详细的行前教育,我校党委副书记迟行刚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中国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播出去,并鼓励同学们多听、多看、多学,在对外文化的交流中长知识、长才干、长见识。
帕特雷在古剧场表演“东北秧歌”
在沃洛斯分会场表演“安徽花鼓灯”
在沃洛斯分会场表演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
在帕特雷古剧场表演苗族舞蹈“反排鼓舞”
艾依翁在分会场表演藏族舞蹈“尼西情舞”
女子群舞“顶碗舞”赢得希腊观众热烈掌声
14天时间里,同学们在帕特雷、沃洛斯、艾依翁三个会场,与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斯洛伐克、哥伦比亚、波斯尼亚和塞黑哥维那、塞浦路斯、土耳其、塞尔维亚以及东道主希腊等十个国家的专业民间舞团体一起同台竞技,献上了十场民族特色鲜明、舞种样式丰富、表演水平高超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这是希腊帕特雷市自2005年首办“世界民俗舞蹈艺术节”活动以来,第一次邀请中国艺术团参加。这也是北京舞蹈学院继参加希腊莱夫凯斯舞蹈艺术节之后,第四次经教委委派参加希腊的相关舞蹈艺术节活动。
同学们跳着“安徽花鼓灯”参加舞蹈艺术节的游街活动
参加帕特雷市的游街活动
我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专业的20名学生在此次舞蹈节中表演了汉族《东北秧歌》、汉族《安徽花鼓灯》、藏族《尼西情舞》、傈僳族《阿尺目刮舞》、苗族《反排鼓舞》、蒙古族《顶碗舞》等风格各异的民族民间舞蹈,参加了帕特雷、沃洛斯两个城镇的舞蹈游街活动。同学们的精湛的表演获得了当地观众和部分驻希腊使馆外交人员的热烈反响,得到了舞蹈节组委会的高度赞赏。舞蹈节主席Asimakis先生甚至用了“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过的最棒的表演”来赞扬中国北京大学生艺术团的出色表演。
同学们获得舞蹈艺术节组委会颁发的“观众喜爱奖”的银奖
尤其是7月29日—31日期间,同学们在希腊帕特雷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剧场进行了三场重要演出,这个能容纳2500多名观众的古剧场是帕特雷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也是能够充分体现古希腊建筑美学的剧院之一。在这三天的夜晚,剧院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由于舞蹈节组委会在这次舞蹈节新设立了“观众喜爱奖”,我校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师生们集思广益、开动脑筋,根据我方出场顺序不同、同台表演的国家不同等因素,精心设计了三天的演出剧目,与俄罗斯、格鲁吉亚、土耳其等表演实力强劲的团体进行了公开的“较量”,最终同学们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观众喜爱奖”的银奖。第一次参加该舞蹈艺术节就获得优异成绩让同学们备受鼓舞,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参访中国驻希腊大使馆
师生与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领导合影
在希腊期间,我校师生于8月2日在雅典参访了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使馆临时代办、政务参赞高文棋、政治处主任吴澍涛、文化处一等秘书张展等领导接见了全团师生,并与大家热情座谈,高代办高度赞扬了全团此次参加希腊民俗舞蹈艺术节所取得的成绩,并寄希望于同学们通过文化交流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用所学的艺术特长为国家的文化外交尽首都大学生的绵薄之力。14级学生代表张昊楠同学激情发言,他表示通过参加舞蹈节,让同学们看到了自己国家舞蹈艺术的博大精深和闪亮光彩,能够和那么多国家的高水平民间舞团体同台演出,大家所学颇丰,既看到了自己的专业长处也发现了在表演上的不足,这些都对大家回国以后的专业学习大有帮助。
此次出访的2014级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班级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同学们先后承担和完成过2014年APEC峰会欢迎各国首脑的“迎宾舞”表演和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开幕式的演出,有过两项国家级任务的历练,使这个班级的同学具有很好的凝聚力和责任心。同学们团结齐心、听从指挥,克服了时差、天气、饮食、语言等诸多不适应的困难,以高度的爱国责任心、高昂的精神风貌、高超的艺术表演精彩亮相,圆满完成了国家和北京市交付的文化交流任务。
同学们一致认为:中国和希腊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祖先在世界人类文明积淀的早期非但没有缺席,反而是绝对的主角之一,作为首都大学生,作为舞蹈艺术工作者,更应该把这种文化交流的责任传承下去,这不仅是舞蹈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出访,我校很好地践行了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扬了“爱国、爱校、爱舞蹈”的光荣传统,大家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用舞蹈艺术这种特殊的语言方式展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文化力量得以充分彰显!
(学生工作部 文/徐颃 图/张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