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要闻

MENU

【BDA舞蹈论坛(2020)】分论坛:如何有效进行身体不在场的线上舞蹈专业教学,5G技术何以为舞蹈教育发展赋能

  

  11月3日,BDA舞蹈论坛(2020)分论坛:如何有效进行身体不在场的线上舞蹈专业教学?5G技术何以为舞蹈教育发展赋能?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由我校主办,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党总支书记、教授黄奕华,中国古典舞系主任、教授庞丹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与学术评议人。本次分论坛邀请到舞蹈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线上论坛的讨论。

  

  黄奕华与庞丹担任主持与评议人

  黄奕华教授在开场主持中从“猝不及防“的线上舞蹈教学感受切入,分别从疫情期间线上舞蹈教学的被动与推动,后疫情时代开启混合式舞蹈教学新常态的必然需求和舞蹈开展融合式教学的思考与应用三个方面层层剖析。她认为这次疫情的大考,对于舞蹈教育要引导学生,调动起“用舞蹈专业应对一切事物”的意识和信心,从习惯的自我表达到观照世界,从人际交往到社会批判,学会用舞蹈去“思、创、表、探”,通过创作开启自身、理解他人、发现世界。最后概括出“要为人生而艺术,要为生命而舞蹈”的思考总结。

  

  

  我校人文学院吴海清教授,以《中国民间舞蹈话语的三次现代性转型》为题,从提问数字化时代中,民间舞发展会怎样带入思考,阐释了历史关照下,中国民间舞在时代变迁中的三次现代性转型。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钟宁教授以《“疫情”下的舞蹈直播课程》为核心,提出自2020年以来,全世界共同面对“新冠”。学生在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停课不停学”成为常态,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重点论述了“疫情”下舞蹈直播课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内容。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肖伟副教授以《如何有效进行身体不在场的线上舞蹈专业教学--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得失说起》为题,通过对比线上多模式教学优劣势,总结出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拓宽舞蹈教学之路,搭建交流平台,为将来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我校李馨副教授以《互联网+视阈下中国古典舞教学的“身心在线”探索》为题,细致地回顾2020年3月—7月中国古典舞网络教学的实践经验,从课堂氛围营造、教材甄选思路、教学对象分析以及教师自身要求四个方面的实施方式与效果,对如何有效实现“身心在线”进行了全面生动的阐述。

  

  

  我校人文学院的张朝霞教授以《线上线下融合式舞蹈教育创新体系的建构》作题,她提出 “数字化”、“新媒体”已经超越了技术、渠道的局限,成为当下人类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生活支撑。教育型艺术家的工具应用能力创新,是现阶段美育工作者应该着力突破的技术和方法。我校贾安林教授围绕《舞蹈理论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疫情时,舞蹈理论教育迎接的新机遇里,线上教育平台授课可以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同时直接有利于师生间的良性沟通。我校古典舞系过节副教授,以《线上教学的现实难点与有效性探究—以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为例》为题,提出通过转变专业舞蹈教师的教学思维,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建立师生间多重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变成自我认知与探索的过程,形成多维立体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我校芭蕾舞系胡晓教授围绕《如何组织线上芭蕾基训的课程教学》,针对线上舞蹈训练类教学的组织与构成方式,进行组建模式和实施方案的建设性探讨。

  

  

  

  我校科研处苑媛老师以《人工智能技术在芭蕾基训课中的运用与研究》为题,聚焦芭蕾基训课,运用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教学动作进行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输入并储存。在人机和谐共存的智能教学中,帮助舞蹈教师从大量重复性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思考并完成更加高级、更加个性、更具创新性的舞蹈相关工作。湖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焦娜副教授,探讨了《湖北民族大学舞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分享了湖北民族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创新点,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厚植地方特色文化,以心育人、以情育人,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专业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秦萍副教授,以《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为例》为题,通过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舞蹈人才的素质决定着舞蹈事业的发展,舞蹈教师则是舞蹈文化的传播者与传承者,对于舞蹈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师范类高校舞蹈专业学生作为舞蹈教师的重要培养之地,其使命更是十分重大。因此,培养具有全面的高素质舞蹈教育者便成为我国高等师范类院校舞蹈教育专业的重要职责所在。我校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杨秀明老师以《娜拉之舞-意大利南部塔兰泰拉舞蹈女性参与研究》为题,通过对意大利北部与南部传统民族舞蹈的实地调研,系统分析塔兰泰拉舞蹈的文化生境、身体表达与治疗功能。我校古典舞系杨笑荷老师以《中国古典舞双人舞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展开,阐述中国古典舞双人舞教学如何围绕以培养舞蹈表演能力为核心、以传授舞蹈表演方法为目的、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开展的教学思考。对于舞蹈表演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进行了探讨。最后蒙古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额尔登其其格老师以《蒙古国六个部落的贝勒格如何引入舞蹈教学当中的问题》为题,讲解了蒙古国传统舞蹈贝勒格教学引入的方法,为我们了解蒙古国各部落传统舞蹈的教育教学步骤提供了资讯。

  

  就本场专家、学者的发言,庞丹教授进行了学术评议,他认为在舞蹈论坛的平台下,提供了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机会,也切实提供了线上教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诸多方法。最后黄奕华教授总结道:“感谢老师们多元,多角度的分享,让我们从生命意义,舞蹈教育,从探索文化的深度中去思考。也感谢学院主办此次论坛让我们在云端之上进行头脑风暴,碰撞出学术思考的火花。”舞蹈教育属于当下,舞蹈教育属于未来,舞蹈教育更属于全球化时代中的所有人。对于“疫情·人类命运·舞蹈”背景之下舞蹈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延伸出了新的思维视野,对于科技当先的时代,舞蹈教育更应该紧随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更新与创新,拒绝固步自封,而是要以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为本。

  

(会议宣传组 文/韩蕊蔓 图片来源于网络信息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