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与舞蹈创作实践充分相结合,9月27日下午,由人文学院主办的“破译《永不消逝的电波》”主题讲座在综合楼6E会议室隆重举行。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欣副教授主持,邀请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总编导周莉亚、韩真与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
左为韩真老师,右为周莉亚老师
在回顾创作过程时,周莉亚和韩真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担当,不能因为赶工而放弃对艺术品质的追求,秉承“小火慢炖”的工匠精神,才能打造出好的作品。为了确保作品的故事与情感逻辑真实合理,每当排练到需要情感推进的环节,她们都会先对一遍戏,自己理顺了再传递给演员,剧中的每一个脚步、手势、回眸都经历过反复打磨,真正用角色的语言和观众对话。
两位老师给同学们讲解自己创作时的心得
在谈到表现手法时,两位编导采用了边播放舞剧片段、边讲解创作思路的方式,现场不时间响起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舞台设计上引入多媒体装置实现不同场景的转换,在丰富舞台叙事和不喧宾夺主之间取得了平衡,从而成功打造出“观众看得懂、观众乐意看”的主流舞剧。
作为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的杰出校友,周莉亚和韩真在与同学们交流时坦言,在校学习过程中练就的基本功和积累的好习惯十分重要,有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她们还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勉励同学们,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秉承“爱国爱校爱舞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两位老师与同学们积极互动,解答同学们心中关于“电波”的疑惑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共产党人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融入了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创新元素,对红色经典进行了全新演绎。该剧自演出以来获得热烈的社会反响,仿佛一道红色电波,激起了无数观众的爱国情怀,并在近期获得中宣部颁发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文/张莺力 图/李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