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研究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12月27日,我校党委书记巴图给2019级研究生上思政专题课。
本次专题课以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为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讲话精神,先由7位同学进行重点学习汇报。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分析了当前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从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文艺评论、美育教育等多个角度,探讨新时代艺术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等问题。李安蕾同学认为,文艺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创作,为民族创作,艺术批评是艺术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秦乐乐同学认为,舞蹈创作多元繁荣,舞蹈评论也层出不穷,需要每一位舞蹈工作者时刻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铁肩担道义,以充沛的激情,脚踏实地的作风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龙宇晴同学认为,我们是迎着时代东风的文艺青年,理应为社会主义文艺做贡献。联系古典舞的发展,一应集百家之所长,二应通过打破局限再创新,以当代审美视角重新探索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与发展。乐艺涵同学指出,人民是文艺、是舞蹈的来源与归宿,“深扎”提供了舞蹈创作者吸取真实素材,了解人民情感的重要途径与方式。王瑄同学则认为,芭蕾之所以能够历经500多年走到今天,正是因为它与时俱进,革新于一次又一次的时代浪潮中。李响同学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分析,认为将《讲话》的核心思想落实于实际创作当中,方才能使得舞蹈艺术不断推动中国文化大步向前。邓紫嶷对舞剧《记忆深处》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剧通过选材、立意以及形式上的突破,为探讨历史题材舞剧如何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供了范本。
巴图书记在听取了学生们的发言后,逐一进行了点评,指出了每位同学发言的亮点,对同学们的问题意识、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反思的精神给予了赞赏。对学生们能够从自身专业学习出发、针对“真”问题做出探讨提出了表扬,进行了方法指导。巴图书记还忆起自己30年前读研究生的场景,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当时一次即兴发言的经历,希望舞院青年学子在类似的学术交流要做勇敢的表达者,认真的倾听者,热情的欣赏者。
在课程总结时,巴图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和社会的先声,这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社会属性,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其价值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艺术创作要敏锐地捕捉典型题材,好的题材亦要有好的艺术表达,这是艺术创作的辩证法,都需要我们思想敏锐、文化深厚和业务精湛;好的作品要用岁月来反复打磨,用艺术家超乎常规的敬业的精神和劳动来实现,从普遍意义来说绝不是天外飞仙的偶然灵光;不少主旋律作品,都是大题材小切入,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我和我的祖国》即小人物、大情感。对于艺术的传统和现代性问题,巴图书记指出,艺术创作要立足传统,服务当代,艺术工作者要尊崇传统,敬畏先贤,拾阶而上,在人类文明智慧的基础上去思考当代,而不是偶然地孤立地片面地功用性地从传统找点素材,这是不可靠的,也是难持久的。如何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方法就是“深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要能直抵人心,必然是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好的艺术作品,像有多位北舞人参与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当代舞剧作品的典范。巴图书记鼓励同学们像这些优秀的创作者学习,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积累,及时关注舞蹈前沿动态,研究如何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反映中国审美、表达中国价值,也许创造中国的舞蹈新奇迹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你们的脚下!
通过本次专题学习,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拓展了理论思维和学术视野,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艺术院校研究生的使命担当。大家备受激励,更加坚定地立志为新时代文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研究生部 文/尤佳悦 图/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