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创意学院党总支于2021年5月12日中午,在综合楼6E会议室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红色主题创作谈”系列——张建民教授《红船精神在创舞中传承——记在建党90周年时的难忘创作》、陈晓君老师《爱国爱校爱艺术》创作分享。创意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会议,会议由创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白凌主持。
本次会议由总导演张建民教授、服装设计陈晓君老师对《红船启航》的创作经验进行分享,张云峰、周立新、肖燕英、罗丽华、成永苹5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与在座的全体教师与党员师生进行交流感悟。
一、党史回顾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一座居民小楼中秘密开幕。30日晚,因突遭密探袭扰,会议决定转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8月初,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小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瞻仰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阐述了这里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是我们党的根脉。他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二、创作感悟及分享
张建民
《红船启航》是在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通过校际间合作开展由项目带动思政创作的红色主题作品,当时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张建民教授作为舞剧总导演,谈及了当年的创作历程。2011年以实地走访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考察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博物馆,通过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在一百年前深受民族灾难中图强,感受命运低谷,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压迫、经济破败、政治混乱和民众流离失所,通过创作考察实现对党史的研究学习。回顾历史,在整个民族落后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时,一代仁人先贤以青年之朝气民族之壮志,开天辟地缔造了中国共产党。自一大以后中华大地响起了春雷,中华民族走起革命奋争之路,艰苦卓绝毅力图存,牺牲和奋发,最终带领整个民族走上复兴之路!
张建民教授根据《红船启航》舞剧结构展开论述创作思考和实践路径,带领众师生在舞剧中感受历史、敬畏历史。舞剧分别以“民族的泥泞路”、“雾起上海”、“红船起航”、“钱江潮”展开历史的画卷。张建民教授强调,对于这样一个创作,把立题叫做在创舞中传承,传承民族的自强自立,民族解放的红色精神;在艺术上,关注民族艺术以及现实艺术,勇于接受新的创造性观念;在创作中,学院创作一直承担着重要角色,是源于本院对“学创作,先做人”的传承和坚持,先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情操提高了,一个团队的创作才能更好,作品才能经受住时间的打磨和考验;编导们要注意体察生活,并运用人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的的语言进行艺术表达,同时要有开拓精神并饱含热情,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最佳的才智和最高水平的要求来创作优秀作品。本部舞剧中贯穿了现实主义和新的艺术表达,能对当代年轻人起到正能量的引领。
陈晓君
陈晓君老师作为舞剧《红船启航》的服装设计师,就“爱国爱校爱艺术”为主题展开发言。谈论回顾十年前到现在的一些心态和思想的变化。通过这个题材了解那段历史,感到心潮澎湃,作为党员很光荣。自己在读研时期能够荣幸参与到创作团队中,那时候是自己实践最多的时候,但是唯独这部剧很特殊,当时的心态就是不图回报,一心为这部剧做出贡献。自己也在家人对于历史尊重和传播下,可以深刻感受到当真正知史懂史,才知道共产党多伟大。所以现在做100周年艺术创作也是一样,通过学习党史和爱国教育,不图名利,爱国爱校爱艺术。
三、 学习思考和讨论
对于此次的党史学习,教师党员分享了各自的交流感悟。
张云峰
当时带着2008级的学生参与了《红船启航》,从他们的反馈中能够看到那次排练对他们有很大的促进。建民老师谈到“学创作先学会做人”,对于创作者在当下国情中,这个情操特别重要;同时,精神引领是很难的,在融合当中需要积聚特别多的力量,团队以及各种合作。我们应当将精神面貌放在头等位置上,用足够的热情去付出自我们的才智,饱含着热情去创作、去面对,入党三十年来,一直都在鼓舞自己继续带着这份热情走下去!感谢建民老师给我们带来分享,这是对我很大的鼓舞!
肖燕英
建民老师谈到传承红色精神,最后落实艺术创作当中,感触颇深。我们每次创作红色题材,会发现他们也是带着伟大精神与情怀的平凡人,这种题材深入了解的时候才会发觉,那种人格魅力、胸怀坦荡、信仰坚定的精神,都是具有担当的情怀。我们除了自己创作还有指导学生创作,要关注社会、关注大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每次红色主题创作都是一次了解历史人物的机会,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而我们不论创作什么,都要对题材深入了解,真诚地去创作,将正确的三观体现到作品中去打动人。
成永萍
作为学生时,一直认为舞蹈创作体现红色题材很难,通过学习老师的处理方法,受益匪浅。近年对党史的学习有所感悟,带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革命先辈、领导人们当年的经历、智慧和胆量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感谢老师们能把革命历史题材用舞剧的手法表现出来给学生们学习,提供非常棒的范本。自己也通过今年建党百年的排练感受到作为党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奉献。
周立新
在建民老师的叙述过程中感触很深。作为一个创作者在面对这样的红色题材,他能够更多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这是特别不容易的。十年以后如果建民老师再创作这个剧,我相信会注入更多的现代意义、当代性在其中,这也是创作者应该好好总结和梳理的。如何把这样的题材,历史题材、革命题材注入当代性,让它特别有意义,年轻人更加喜欢,值得我们特别思考,要创作出当代人理解的好作品。
罗丽华
听建民老师介绍的时候,有一点特别打动我。在南湖嘉兴这一段历史当中,当时很黑暗,最后找到了自己的一条路,有一个挖掘中国的种子,“逆境中求变”,我看到那几个字,通过党史学习,十分感动。所以,不管我们在任何工作困境当中或者生活困境当中,其实在路走不通的时候更要精神觉醒,自己求变、求创新,找到属于我们的路。在红色题材中其实可以挖掘到很多现在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得到很多营养。“中国的种子精神”,这种提炼非常好,从中可以看到建民老师对历史的理解,这首先是创作者找的东西,然后才是他艺术的表达方式。
白凌
白凌老师在结尾对会议做出总结并提出要求:通过此次学习交流,希望籍此引领全体师生传承“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革命精神之源,蕴含着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具有敢于人先、开天辟地的寓意。作为教师我们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艺术实践创作,应该始终融入并保持“红船精神”,将其在教学和实践中得到发扬。
文字:欧阳吉芮、高林煜、邹雪梅
图片:肖景文
统筹:高山
终审:白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