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页面头图宽:1920px,高:400px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十四五”规划新闻

【“十四五”规划】学院召开“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和修订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会

  

  

  

  为进一步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针对“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和2020版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12月14日、12月16日教务处组织连续召开四场专项调研会,学院领导深入本科各教学院系听取意见和建议。学院党委书记巴图, 院长郭磊,纪委书记张盈,副院长许锐出席会议,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院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巴图指出,总结“十三五”时期专业建设经验,立足于“高水平”“特色型”,沉思既往,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召开此次会议非常必要。在办学方向上,学院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培养马克思主义的舞蹈艺术接班人、培养有中华文化立场的舞蹈接班人、培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品质的接班人,这就是方向、根本,不容动摇。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观念,在思想引领和专业引导上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注重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通过我们的教育,坚定学生对舞蹈事业的专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在专业建设上,重点专业重点建,聚焦核心,把强的做得更强。要认真总结高等教育规律和艺术教育规律,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思考“十四五”期间的作为,将大家的集体智慧凝结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实践平台,乃至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之中。以“破格”的勇气,打破惯性思维,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如何有利于人才培养,设计出具体路径。

  

  院长郭磊指出,聚焦人才培养,思考“双一流”建设的内涵,对标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支持度。我们的高水平和特色型要体现在“一流思维”和“标准意识”的树立上,成为舞蹈专业办学标准的制定者、引领者。表演专业要强化剧目课建设,构建教学剧目库,并将表演的学理性知识融入剧目教学中,提升表演教学;舞蹈编导专业要思考如何“以技通道”、如何“传知助创”的深层次问题,围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舞蹈学专业要注重人文素养和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合理搭建平台课,为学生后续“专”“精”的分方向选择,打下“宽”的基础。舞蹈教育专业作为新建专业,需沉心静气,定位好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向,依托学院的办学积淀,构建舞蹈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进入智慧教育时代,要建立“舞蹈+的概念”,树立舞蹈“云传”意识,加快舞蹈数据信息共享、慕课建设,瞄准社会需求,跳出惯性思维,服务院内教学,对外扩大影响力。

  

  纪委书记张盈指出,在设计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紧紧围绕“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尤其是一些外来舞种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意识形态方向,要时刻谨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专业教师的言行与思想对学生影响深远,要特别重视凝聚教师的思想共识。

  

  副院长许锐指出,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学和舞蹈教育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正在积极申报舞蹈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这些都是我们“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效。“十四五”时期专业建设规划和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围绕“金课”建设计划、教材提升计划、名师培育机制、人才拔尖机制来统筹思考。同时,注重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关注必修课中重点课程的建设、选修课群的支撑;统筹考虑中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段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衔接。

  

  教务处处长胡淮北提出,要深入研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等文件,本科各教学院系认真解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内涵,理解吃透学院领导指出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强化专业特色,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在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研究生工作部(学科办)、科研处、教学实践中心、图书馆(中国舞蹈博物馆)、网络信息中心(学校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各教学院系党政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也分别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此次调研会,为谋划学院“十四五”人才培养发出了起跑令并指明了方向,会议讨论务实、气氛热烈,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坚定了改革发展的信心。

  (教务处 文/程宇 王小敏 图/胡晓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