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26日,学院召开了“十四五”规划领导班子务虚会。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常委及19个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巴图主持。
新年伊始,学院党委常委总结既往规划成果,在系列规划会议基础上凝练了学院发展的10个关键领域和问题,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相关议题作了深入交流研讨,碰撞出一系列思想成果和实施举措。
巴图书记指出,学院正处在“十四五”规划元年,全院师生要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面对未来发展,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谋划新开篇,赢在起跑线。作为培养舞蹈人才的顶尖学府,办学规格没有其他院校标准可以参照,我们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有特殊的担当、胆识、使命、创新精神,不断和自己较劲儿,在自我否定和提升中谋划未来。规划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判断学院发展的既往、现在和未来,因应时代,顺势而为,满足师生期盼、行业发展需求,以世界眼光、中国特色、顶尖规格、行业标准、凝聚鼓舞人心、有利于舞蹈精英人才培养的目标,引领学院未来五年事业发展。要按照国家和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舞蹈艺术大学办学定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胸怀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开放的人才强校战略,聚焦人才培养的核心办学体系,谋划学术研究方向,开展艺术创作。
郭磊院长指出,“十四五”规划应关注高等教育、艺术教育的新发展、新理念、新格局,充分体现服务首都北京发展的需求,拓宽学院对国家文化艺术发展、世界舞蹈事业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郭磊强调,在“十四五”规划当中要重点关注如下八个重点方向。一是要加强学科的基础建设,构建“金字塔”形状的人才培养结构——厚实、宽厚的人文基础做“塔基”,教育和科研做“塔身”,唯有如此,才能支撑起“塔尖”的艺术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专、本科、研究生的贯通培养,培育多元课程,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石;三是关注后疫情时代“舞蹈+”的信息化路径,完善“数字育人”管理机制和水平;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梯队化建设,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工作机制;五是主动谋划学院办学空间,做好相关机制的建立;六是立足终身教育的未来发展需求,加强“两院”建设;七是以建校70年为契机,建设精致、美丽、艺术的校园环境;八是在学术研究上,要着重培育重大项目,做到继续有所突破。
张盈书记指出,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政治监督、执纪、办案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高要求。“十四五”规划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提升点、空白点、着力点,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完善政治监督体系,不断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在党的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过程中加强政治研究,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环境,最终服务于学院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
张强副院长认为,“十四五”时期,学院应加强舞蹈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增加硬件投入,还要提升应用系统质量和效能;既要深挖舞蹈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体系和资源库建设,也要提升广大干部和教师信息化素养;继续理顺“两院”机制建设,认真总结既往服务社会经验,对青少年美育教育需求加强调研,提升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打造美丽校园环境。
邓佑玲副院长强调,要立足“十四五”和2035远景规划做好前瞻性的谋划和思考,也要以实质性的项目为抓手,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十四五”时期,要广泛调研学科、专业及社会发展需求,了解学院舞蹈教育的结构、规模、成本情况;强化智库职能,参与并影响政府决策;以建校70年为契机,做好“三馆”建设,等等。
许锐副院长强调,“十四五”时期,学院要围绕高水平特色型分类发展定位,注重“以本为本”,强化本科教学特色建设;按照分层分类指导原则,梳理专业发展的横向发展路径以及中专、本科、研究生链条发展的纵向发展路径;打造好“金课”建设计划和教材提升计划,建立名师培育和人才拔尖培养机制;强化艺术实践育人功能的顶层设计;增强附中独立自主办学能力。
最后,参会人员达成一致共识:“十四五”规划要集聚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智慧,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精准谋划、落地见效,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党院办公室 文/王渊博 图/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