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召开北京高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前一阶段就业工作经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主管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主会场讲话。来自北京各高校主管校领导,就业部门负责同志,院系相关负责同志和毕业年级辅导员等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我校分会场由党委副书记刘岚主持,学工部、研究生部、各院系书记和辅导员老师共2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贺锐、市教委委员葛巨众就做好特殊时期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经济经贸大学等六所高校分享了工作经验。会议要求各高校要做到毕业生就业情况清、底数明,全面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状态,加强网上就业指导,承担起校园招聘主渠道的责任,关注新经济形态下产生的新市场、新职业,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加强特殊群体精准帮扶,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少数民族等毕业生情况,实行分类帮扶和“一人一策”动态管理。建立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台账,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求职技巧和心理辅导,确保困难学生在合理期望下的充分就业。
会后,学校党委立即召开教学单位书记例会,落实北京市工作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具体任务。
党委书记巴图出席会议并讲话
党委副书记刘岚在讲话中指出,前一阶段,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就业,强化责任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措施落地见效。各部门要在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读懂悟透北京市就业政策,把“点对点”“一人一策”再做实做细,为毕业生做好指导和服务,稳步推进特殊时期就业工作。
会上,学工部部长惠彤汇报了前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情况。我校就业工作严格遵守“一把手”工程,得到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疫情期间正值寒假,校领导一直关切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困惑和困难。从寒假至今,就业指导中心始终坚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1月31日官微推送《北京舞蹈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致各用人单位、毕业生的一封信》。关爱往届生、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发布教育部有关就业的最新政策,建立学校的就业咨询服务热线;建立各院系的就业工作指导群。开展以班主任、辅导员为联系人,与学生进行点对点的就业指导工作。每周五为节点上报就业周报数据,建立毕业生一人一台帐。2月13日开始,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联系各院系辅导员老师,开展覆盖全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困难点的征询意见调查。学生意见涉及到学生处、教务处、公寓管理处、图书馆、研究生部等多个部门,有关部门马上做出了反馈,解决了学生的难点和困惑。3月5日,就业指导中心将整理好的《就业推荐表》130份、《三方协议》52份分发到院系指定老师进行管理,随时监控学生就业动向,及时满足学生需求。
各教学单位也做了相关汇报。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务处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务工作管理办法,1月25日开始官微发布“停课不停学”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其中与毕业生相关的内容涉及课程、毕业实习课、毕业生论文等调整方案。《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系统课程暂停,待学生返校后再行安排;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推迟到5月底,3月-5月各教学院系部做好毕业论文线上指导、查重等一系列工作;如因疫情原因,无法组织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演出,由教学院系向教务处提出毕业实习学分减免申请;支持2016级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2月中旬拓展了教务系统中毕业生成绩单、在籍证明等材料的自助打印功能模块,保障毕业生投递简历中各类材料的需求;指定专门老师进入就业工作指导群,在线答疑解惑,解答毕业生问题,涉及补缓考、重修、选修课、讲座、毕业生审核等方方面面;提前启动毕业生预审工作,最大限度保障每位学生能够按时毕业。
在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部为每位毕业研究生建立了“一人一策”的台账,并进行每周更新,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就业意向、就业困难进行追踪;及时在毕业生微信群中发布和解读国家以及北京市相关就业政策和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疏导毕业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为同学们提供贴心的网上服务;及时公布网络招聘信息,鼓励学生参与网上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三方协议》、制作成绩单以及各类证明的盖章和邮寄服务,为学生参加招聘提供帮助。
党委书记巴图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注就业。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项迫切要求是稳就业。学校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就业工作,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下好就业工作先手棋。创新工作方式,精准提供就业服务,了解学生诉求,稳定毕业生良好心态。要抓住这个特殊教育契机,在这场抗疫战斗中上好生动的北舞思政课,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担当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北京舞蹈学院就业指导中心)